赤峰市立足本土产业优势,创新构建“产业发展为基、职业技能为翼、创业增收为核”的协同模式,推动三者深度融合、同向发力,既实现了特色产业从“规模扩张”到“质量效益”的转型,又为乡村振兴培育了大批技能型创业者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创业工作路径。
【产业发展筑根基,为技能培育定方向、为创业实践搭平台】
产业是技能培训的“需求导向”,更是创业落地的“承载载体”。赤峰市紧扣本地优势产业布局,以喀喇沁旗中蒙药材产业为核心,通过科技赋能、载体建设、政策扶持,为职业技能培训明确实践场景,为创业活动搭建广阔舞台。

科技赋能产业提质,锚定技能与创业核心领域。喀喇沁旗依托“中国北沙参、桔梗之乡”资源禀赋与300余年种植历史,聚焦中蒙药材产业提质增效,将科技突破作为技能培训与创业实践的核心方向。一方面,实施“良种工程”,建成内蒙古最大中蒙药材种质资源库,选育10个优质高产新品系,其中桔梗亩产提升20%、皂苷含量提高15%,带动种植面积从10万亩增至15.8万亩,既为“良种培育”“标准化种植”等技能培训提供了核心内容,也为农户围绕良种种植创业开辟了空间;另一方面,扶持赤峰市淇艺机械等本土企业研发根茎类药材挖掘机、仿野生种植覆膜机等20套专用农机(获国家专利15项),实现播种、施肥、采收全程机械化,每亩节省人工成本600-800元,目前,当地机械化播种率50%、机收率80%,不仅催生了“中药材农机操作”、“农机维护”等新技能需求,更降低了创业门槛,让更多创业者可通过机械化种植、农机服务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。

打造产业创业载体,集聚技能与创业资源要素。为推动技能成果转化与创业资源整合,赤峰市着力构建专业化产业创业载体。喀喇沁旗先后建成两大核心平台:2019年认定的中蒙药材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,提供免费办公场地、技术指导、创业培训等一站式服务,入驻企业65家、带动就业1405人;2025年认定的内蒙古中蒙药标准化生态产业创业园,配备共享加工车间、冷链物流仓储等设施,实现 “拎包入驻”。这些载体既为技能劳动者提供了实践场地,又为创业者搭建了资源共享平台,形成“技能实践—创业试错—产业落地” 的闭环,提升技能转化率与创业成功率。
强化产业政策扶持,护航技能创业全周期发展。政策是产业、技能、创业协同的,喀喇沁旗围绕中蒙药材产业,出台土地流转便利化、税收减免、金融信贷优惠等政策,解决创业者用地难、融资难的问题;同时设立中蒙药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,重点扶持种植、加工、销售类初创企业及合作社,既鼓励创业者投身产业,也为技能培训提供了资金保障,形成“政策扶持产业—产业带动技能需求 —技能支撑创业”的良性循环。
【职业技能强赋能,为产业发展育人才、为创业成功提能力】
职业技能是连接产业需求与创业实践的。赤峰市针对产业发展与创业需求,构建分层分类培训体系,让技能培训既服务产业提质,又直接赋能创业,实现 “学技能、能就业、会创业”的目标。

分层设计培训内容,精准匹配产业与创业需求。围绕中蒙药材产业全链条,构建“基础技能+专项技术+创业管理”三级培训架构:面向普通种植户,开展“田间课堂”,围绕土壤改良、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开展基础培训,提升标准化种植技能,为“小农户创业”打基础;针对合作社技术员,开设药材种植、初加工等专项课程,联合高校专家举办线下实训,培育产业技术骨干,助力合作社规模化创业;为有创业意愿的主体,提供 GYB(产生企业想法)、SYB(创办企业)、网络创业培训,培育懂技术、会经营的复合型创业者,推动产业从“种植端”向“加工销售端”延伸。
打造特色培训品牌,破解基层技能创业难题。针对偏远地区农户“培训难、学技能远”的问题,依托喀喇沁旗淇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,开展“手把手”实操培训(如农机操作、药材初加工),避免纸上谈兵;同时打造“中药材农机驾驶员”市级培训品牌,累计培训 1000 余人,既解决了产业机械化“缺人”问题,又让农户掌握一技之长,既能通过农机操作就业增收,又能自主创办农机服务企业,实现技能变现与创业增收双目标。
联动创业服务机制,延伸技能培训价值链条。技能培训不是终点,而是创业的起点。赤峰市以“创兴北疆”行动为契机,完善“技能培训+创业陪跑”机制,为参训者搭建资源对接平台、提供后续技术更新、管理优化指导;组织创业服务活动,帮助技能劳动者解决创业中的实际难题,确保“学到技能、用得起来、创业成功”。
【创业实践促转化,为产业升级添活力、为技能价值赋新能】
创业是产业发展与技能提升的“落脚点”。通过鼓励创业者深度参与中蒙药材产业各环节,既推动产业规模扩大、业态升级,又让技能价值得到充分释放,实现“产业强、技能兴、创业富”的共赢。

创业带动产业升级,形成规模与品牌效应。在“产业+技能+创业”协同模式下,喀喇沁旗中蒙药材产业已成为全市最具影响力的特色种植业,桔梗产量占全国40%,北沙参产量占全国2/3;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.5万亩,特色种植业产值超10亿元(占农业总产值60%);涌现出新新杰、荣兴堂等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全镇药材经营户达387家,形成“种植—加工—销售”全链条产业集群,从单一种植向品牌化、产业化转型。
创业推动技能增值,实现就业增收双提升。创业不仅让技能“有用武之地”,更让劳动者收入显著增长。全旗中蒙药材产业从业人员技能等级提升率达60%,每年组织药材种植、农用机械操作等技能培训700余人,培训后人员年新增收入2.8万元,较培训前增长40%;来自药材产业化经营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70%,真正实现 “学一门技能、创一份事业、富一个家庭”。
创业激活乡村动能,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。通过“产业发展+职业技能+创业”模式,喀喇沁旗不仅培育了特色产业,更留住了乡村人才,带动1482人就业(仅两大孵化载体),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增收,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动能与人才动能,成为赤峰市以创业促乡村振兴的典范。
蒙公网安备15040402000187号